汽修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汽修专业是以汽车运用维修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本专业许多课程具有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知识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
文化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将来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发展理论创新的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汽修运用专业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是: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服务应用,促进发展。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目标
专业课程的改革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服务学生终生发展。通过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落实,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践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学生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过关的消极应付心理。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从改变教学和考核模式入手,构建“全程式、多元化、现场化”的新型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式。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服务方向和区域经济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二、调整课程体系
坚持课程模式的改革,打破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逐步探索使用行业导向型的模块式教学计划,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逐步增大选修,辅修教学内容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新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改革目标,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渐进性、梯度性、全方位性。第一学年侧重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通识教育。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基础等基础课和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生的基础,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1.第二学年侧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开设发动机应用与维修、汽车底盘应用与维修、汽车电器与维修、自动变阻箱等理论课程,并且开设等专业技能课,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模块的训练。
2.第三学年在开设汽车电器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维修课程、电控发动机维修的同时,侧重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安排学生见习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并且,为了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修订和完善课程标准
建立一个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标准和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技能水平。
四、考核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要看考核形式和内容的改革,考核形式和内容不变,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体现“全程实践,优势定位”的理念,强化实践性,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面试、现场教学、课程教案设计、提交作品、研究报告、各类专业技能测试等不同组合的形式。鼓励教学团队创新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上,除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把握外,还应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加重对学生的利用资料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最终实现以考核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清丰县职业技术学校汽修组
2014.7
1